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花果园五里村危旧房、棚户区V区工程、城中村改造项目13-、14-、18-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一节工程概况3第二节地质条件3第三节施工特点3

第二章编制依据3

第三章塔吊选型4第一节选型4第二节塔吊主要技术参数4第三节塔吊对塔基产生的最大荷载4第四节塔吊大臂回转区域及基础定位4

第四章塔吊基础4第一节塔吊基础设计4第三节塔吊基础预埋7第四节塔吊基础的防雷接地引接8第五节塔吊基础注意事项8

第五章塔吊基础施工9第一节桩基基础施工91.桩位放样92.桩孔施工93.安装施工机具94.桩孔开挖95.桩孔护壁施工106.钢筋笼制作和吊装117.砼灌注11第二节承台基础施工13

第二章安全监控与注意事项13

第七章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14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花果园五里冲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项目V区13号楼位于贵阳市XX,V区17号楼场地西南侧为贵黄公路,场地距贵黄公路约350m,北侧为渝黔铁路距离大约20米,本方案为

13、

14、18-塔吊基础方案,为啥去介绍17-的地理位置,而且应该介绍的

14、18-地理位置却又没有介绍?花果园五里冲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项目V区13-、14-、18-号楼形态呈长方形,设计0.00高程为1115.10m,基础为中风化石灰岩,建筑物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桩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第二节地质条件花果园五里冲V区17号楼区域处于低山丘陵及岩溶洼地组合地貌,拟建V区1318号楼方案写哪几栋楼就只介绍那几栋楼场地以前为危旧房,地形起伏较陡,为山间丘陵地貌,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钻孔孔口标高控制范围内,场地地面高程介于1094.371110.04m之间,相对高差15.67m,工程地质资料显示,中风化石灰岩可作持力层,中风化石灰岩的特征值fa=5000Kpa;场地基岩为可溶性岩类。第三节施工特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13-楼设置两台塔吊,本工程14-楼设置一台塔吊,18-楼设置一台塔吊,根据业主提供的地勘报告及现场实地踏勘,18-塔吊基础为劣质煤层,13-1-塔吊基础为粉土层,13-2-基础为粉土夹劣煤层,14-塔吊基础为杂填土,且14-基础回填较深,并为了保证塔吊基础的受力要求,确保工程安全,在基础承台尺寸设置为5800mm_5800mm_1500mm,在承台中间设置1根桩径为1800mm的圆形灌注桩。

第二章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地勘报告(电子文档)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11G101-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TC5613型塔吊说明书(安装单位提供)

第三章塔吊选型第一节选型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V区13-楼安装2台TC5613型塔吊,臂长56m一台,臂长50米一台;V区14-楼安装1台TC5613型塔吊,臂长56m;V区18-楼安装1台TC5613型塔吊,臂长56m。主要负责施工现场钢筋、模板、脚手架材料等大宗物件的垂直运输。第二节塔吊主要技术参数TC5613型塔式起重机,是长沙XX公司按037-93塔式起重机分类设计的。最大起重量:6T;最大工作幅度:56m;最大起升高度:220m。独立式起升高度:40.5m;总功率:35.3KW;工作温度:-2040第三节塔吊对塔基产生的最大荷载Fv(kN)Fh(kN)M(kN.m)T(kN.m)工况548.718.516XXXX3300非工况487.574.717660第四节塔吊大臂回转区域及基础定位回转区域见附图一定位如下图所示:

第四章塔吊基础第一节塔吊基础设计

1、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塔吊基础位置回填较深,属于软弱基础,塔吊基础设计单桩D1800mm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要求穿过粘土层、强风化层进入中风化岩0.5m。

2、桩基础承台为5.8m(长)5.8m(宽)1.5m(厚),桩承台混凝土为C35砼,上下配筋为钢上下各24根25双向双层钢筋,内肢钢12mm300mm拉筋。e第三节塔吊基础预埋塔吊基脚螺栓预埋为16根36mm长=900mm,螺栓为原厂产品。安装预埋螺栓时用固定模具套入,模具上下螺母固定定型,采用水平仪校核准确,与承台钢筋焊接牢固。第四节塔吊基础的防雷接地引接塔吊基础的防雷接地引接;承台的对角2条桩中留出约500mm钢筋焊接头与承台钢筋连通焊接,并直接连出承台面约500mm的2处引头,作为连焊接于塔架至塔尾防雷针。接地电阻值小于4。基础制作后,等其强度达到80%并检查合格方可安装塔机。第五节塔吊基础注意事项

1、塔吊基础承台混凝土标号为C35,桩基混凝土标号为C30。

2、塔吊基础承台侧模采用240mm厚砖模板,露出地面用1:2水泥砂浆外抹灰20mm厚。

3、在塔吊承台四周设置200mm_200mm排水沟,承台表面向四周找1%坡,排水排入就近的集水井。

4、在塔吊基础四周设置1800mm高钢管防护栏。

5、塔吊基础排水沟示意图。

第五章塔吊基础施工第一节桩基基础施工1.桩位放样场地平整完毕后,进行桩位放样,十字线将中心桩点引在护壁锁口上,用水泥钉固定在混凝土上,并做好保护工作。每次在施工护壁之前,吊线锤检查,严格控制桩位中心、桩孔直径和垂直度。2.桩孔施工桩孔第一节护壁施工高出地面500mm作为锁口,锁口宽度为300mm的砼护圈,护圈内设8钢筋网护面,钢筋网钢筋间距200mm,钢筋网与护圈顶面距离50mm,砼标号C30。3.安装施工机具(1)架设孔口支架: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在桩孔上口架设孔渣提升设备。(2)吊桶、活动盖板、照明、水泵和通风机卷扬设备安装自锁装置和限位开关。井底照明采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并安装水泵和通风机。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桩口周边设围护栏。孔渣提升机安装示意图4.桩孔开挖本工程原地面覆盖0.410m厚为素填土、红粘土层,下覆石灰岩层。具体开挖方式如下:(1)素填土、红粘土层稳定性较差,主要采用小型机具开挖,小型容器出土。局部较硬土质,采用风镐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m以内,从孔中心向四周开挖,并及时清理挖出的弃土。每挖完一层,护壁支护一层。(2)石灰岩层本工程桩基要求完全进入完整中风化岩石500mm,中风化石灰岩岩质较硬,遇到风镐开挖不动时,请专业爆破人员进行爆破,风镐配合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m以内,距桩底300mm范围内不得爆破,需采用风镐开挖。(3)通风当孔深大于10m以上时,每天开工前采用通风机向井下通风至少5分钟,加强空气对流,防止有毒气体危害。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下孔施工前,先用有毒气体检测仪或经常吊放小动物至孔底,观察有无异常反应。5.桩孔护壁施工护壁模板高度为1m,由46块活动钢模板组合而成,拼装后呈圆台形,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角钢做成的内圈作为内侧支撑,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模板加固要牢固,采用直径100mm的圆杉木十字撑内固定法,防止内模因受涨力而变形。使用前应进行试拼,施工各部位结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护壁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应认真检查,复核桩孔直径和中心位置,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护壁混凝土标号与桩身混凝土标号相同,小型拌和机拌合。浇筑过程中,模板外侧配合橡胶锤锤击,保证混凝土密实。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混凝土用吊桶运送,人工浇筑插捣、锤击密实,每节护壁间搭接高度5cm。护壁支模示意图1-1剖面图6.钢筋笼制作和吊装6.1.钢筋笼制作桩基钢筋笼钢筋采用绑扎连接。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扰曲。受力钢筋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35d且不小于500mm,d为主筋的直径),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总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50。6.2.钢筋笼吊装桩基钢筋笼的吊装采用吊车,为防止骨架弯曲变形可采用槽钢或工字钢作成简易扁担梁吊装。吊装过程中,下放钢筋笼应缓慢均匀,根据下笼深度,随时调整钢筋笼入孔的垂直度,应尽量避免钢筋笼倾斜及摆动,避免碰及护壁。7.砼灌注本工程在施工中准备两种灌注方案,第一:“干灌”,适用于桩基内无水及孔壁渗水较少状态。第二:水下灌注混凝土,适用于桩基内渗水较大或桩基处于地下暗流带等。7.1.干桩砼施工砼灌注时从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较少或者无水情况下,可采用在干桩灌注砼桩的方法。开始落时,孔底积水深不宜超过5cm,砼采用商品砼,砼输送车输送,当混凝土下落高度2m时,砼必须通过串筒下落防止产生离析,灌注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底(壁)压力大于渗水压力。砼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振捣距离不大于40cm。7.2.水下砼施工孔内水量较大时,采取水下砼灌注,但是要保持孔内水深达到孔不能满足此要求的,采用水泵向孔内补水。7.2.1.导管组拼及吊装就位导管安装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3倍,导管应自下而上加以编号并标示其长度。吊放导管时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导管下口距孔底一般为0.30.4米,导管上口设漏斗和储料斗,漏斗和储料斗的容积应满足初灌混凝土方量要求。砼的初装量必须确保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7.2.2.灌注水下砼砼灌注前再次校核钢筋笼标高、孔深,检查有无坍孔现象,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材料,砼拌合设备是否良好,并要有应急措施,保证一旦开始灌注水下砼不会中途停顿,符合要求后即可开盘灌注。初灌时,漏斗下口设置铁塞,用铁丝悬吊固定,漏斗内储足初灌混凝土量后,用吊车吊起铁塞,使混凝土猛然落下,迅速落在孔底,并把导管裹住。灌注过程中设专人测量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和导管的埋深并做好记录,及时抽拔导管,将导管埋入砼的深度控制在26米。为保证成桩质量,水下混凝土灌注面应高出设计桩顶高程0.5m以上,以便清除浮浆,截除桩头,确保砼质量。7.2.3.水下砼灌注时要防止灌注失败,造成断桩,应在灌注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灌注前详细检查材料是否足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关键设备配置备用设备,以保证灌注时尽量缩短时间,不致因灌注时间过长首批砼已初凝,无法续灌而断桩,必要时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掺量严格按设计配合比。2.灌注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导管位于桩孔中心,这样既可防止起拔导管时导管卡挂钢筋笼,钢筋笼碰撞孔壁致使护壁脱落造成坍孔,又可保证整个灌注过程中砼埋管均匀,不至造成砼面高度测量不准拔管过多或过少造成断桩。灌注过程中每次起管前,应用探测锤至少在两个方向测量砼量高度,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起拔导管。3.灌注时砼一般不要对准导管口,而应通过料斗流入导管,以免发生“气塞”现象。4.在安装导管前一定要对导管进行水密性和接头抗拉试验,以确保导管能够安全使用。7.2.4.钢筋笼上浮,为防止钢筋笼上浮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灌注砼过程中,随时掌握砼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砼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砼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第二节承台基础施工1.定位塔吊承台基础、开挖施工。2.铺设基础底部钢筋,由厂家安装人员预埋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必须以混凝土块中心线为对称安装,并要正确接地。3.绑扎塔吊基础钢筋,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过程控制、施工记录、质量验收。混凝土基础的加强筋由上、下两层钢筋组成,中间用架立筋连接起来,每层钢筋又由两个交错层组成,混凝土强度等级C35。4.测量人员再次复测地脚螺栓预埋的水平度,水平度偏差必须控制在1以内,做好测量记录。5.浇注C35混凝土,并捣实,在此过程中注意监测地脚螺栓的水平度,如有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混凝土不得往一个方向浇注,以免动摇预埋件。6.进行塔吊基础养护,基础强度达砼强度的80%以上并经质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塔吊。塔机运行使用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设计强度7.塔吊基础尺寸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第章安全监控与注意事项第6章安全监控与注意事项第一节安全监控措施塔吊基础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由项目部安全部门负责,由施工员实施监控,并做好监控记录。项目动力部负责塔吊基础安装现场指导工作。安全监控要点:1.塔吊基础基坑的渗水情况;2.钢筋加工机械、水泵等设备的用电是否符合规范及安全用电要求;3.塔吊基础安装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上岗证是否收集齐全;4.基础安装完成后,单位的验收情况及验收记录。第二节注意事项1.进入施工现场佩带安全帽。2.塔机使用前必须经检查验收。3.塔吊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4.在进入塔吊的塔身部位设安全警示牌,并告知乘坐人员应注意的安全乘坐知识。5.塔吊起初安装及随楼层升高往上升时,安装工人应注意佩带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并在安装的同时,周围设置警戒线。6.注意施工塔吊的日常维护工作。7.塔机司机必须遵守“十不吊”要求。8.塔机吊物时要避免或尽量不要将吊物从临时设施上方越过。9.立塔、顶升时必须设安全区,并有专人指挥。10.任何情况下禁止对塔机进行油漆作业。11.需要更换或排放塔机上的油料时必须在无风条件下进行,并将油料排放到容器内回收。

第七章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第一节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TC5613),自重(包括压重)F1=548.7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M=1693.00kN.m,塔吊起重高度H=37.50m,塔身宽度B=1.6m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级,承台长度LcBc=5.80m或宽度Bc=5.80m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1.80m,桩长约16m,要求进中风化在于0.5m;承台厚度Hc=1.0m,承台箍筋间距S=300mm,保护层厚度:50mm第二节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548.70kN2.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730.44kN塔吊的倾覆力矩M=1.41693.00=2370.20kN.m第三节矩形承矩的计算计算简图:计算简图为啥是4根桩,应按照单桩计算图中_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n单桩个数,n=4;N=4?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1.2825.00=990.00kN;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1050.00kN;M_,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_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_Y方向距离(m);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最大压力:N=(990.00+1050.02321.20(3.001.3.001.42=1057.19kN没有抗拔力!2.矩形承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其中M_1,My1计算截面处_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_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_Y方向距离(m);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i1=Ni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N=(990.00+1050.02321.20(33.2=896.87kNM_1=My1=2896.87(1.50-0.80)=1255.61kN.m第四节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式中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0承台的计算高度。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2。经过计算得s=1255.611.0016.705000.001350.002)=0.008=1-(1-20.008)0.5=0.008s=1-0.00.996As_=Asy=1255.611.XXX.00300.00)=3113.18mm2。第五节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_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记为V=1057.19kN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其中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剪切系数,=0.2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2;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000mm;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50mm;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2;S箍筋的间距,S=200mm。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第六节桩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057.19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其中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2;A桩的截面面积,A=0.503m2。构造配筋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1附图一

预览已结束,下载原文档直接使用
查看全文
若对以上有内容有疑问请反馈或举报举报
声明:
您购买的是此内容的word文档,付费前可通过免费阅读辨别合同。非质量问题不退款,如需帮助可咨询客服【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