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教学计划

附件2浙江省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教学计划为适应汽车驾驶培训市场需求,加强对汽车驾驶培训教学工作的指导,根据部颁汽车驾驶操作教员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国家职业标准等有关文件、标准,结合汽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对象凡符合国家规定教练员资格申请条件,并志愿从事汽车驾驶培训教学的人员,均可参加汽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培训。

二、培训方式采用脱产方式培训。理论课采用面授,并辅以实物、挂图及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技能操作训练以示范教学和规范化教学为主,结合操作强化训练,按标准全面系统地实施培训。

三、培训目标通过对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心理学、汽车知识、驾驶理论、规范化教学、安全意识教学、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考试评判标准等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对汽车日常维护、一般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驾驶操作等技能的规范化训练,使学员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以及驾驶操作教学基本技能,正确分析和处理汽车驾驶操作培训,达到中级汽车驾驶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的授课能力,以适应当前机动车驾驶培训市场发展对驾驶培训教练员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理论学习要求

(1)掌握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掌握有关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知识;

(3)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教育心理学在驾驶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4)熟练掌握教学安全、安全行车影响因素、伤员救护的基本要求和常用方法;

(5)了解发动机和汽车性能指标及其一般规律;分析和研究影响发动机与汽车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熟悉汽车发动机、行驶系、转向系、传动系、制动系的构造、工作原理与作用;动力转向、EFI、EAT、A

(6)掌握汽车驾驶理论基础知识及其驾驶中的运用。

(7)掌握驾驶培训各阶段的教学方法、内容和重点;教案、教练日记的撰写方法、要求;掌握指纹IC卡驾培计时管理系统的应用。

(8)掌握汽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有关内容。

2、技能训练要求

(1)掌握基础驾驶、式样(含场内道路)驾驶、道路驾驶操作的规范化动作、要领以及教学方法,并能正确示范;

(2)掌握日常维护操作方法,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油电路及底盘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3)熟练掌握教学大纲,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其驾驶考试评判标准的运用。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1、职业道德4学时

2、道路交通法律、法规6学时

3、教育心理学在驾驶培训教学中的应用6学时

4、安全意识教学4学时

5、汽车知识20学时

6、汽车驾驶理论的应用8学时

7、汽车驾驶规范化教学16学时

8、汽车驾驶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4学时

9、技能训练40学时10综合复习与考试12学时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1、职业道德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到道德的发展过程和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掌握提高汽车驾驶操作教员职业道德的途径、汽车驾驶操作教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内容:

(1)道德;

(2)职业道德;

(3)驾驶操作教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4)提高驾驶操作教员职业道德的途径;

(5)驾驶操作教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2、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4)、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机动车登记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规定。

3、教育心理学在驾驶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常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方法,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内容:

(1)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常识;

(2)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安全意识教学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熟练掌握教学安全,安全行车影响因素、伤员救护的基本要求和常用方法;教学内容:

(1)安全行车知识、危险品运输常识与汽车消防;

(2)安全行车的影响因素;

(3)教学安全伤员救护基本要求与常用方法;

(4)教学安全。

4、汽车知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发动机及汽车性能指标各种影响因素;车用燃油、润滑油、制动液、添加剂、轮胎的选用方法;熟悉汽车发动机、行驶系、转向系、传动系、制动系以及现代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的构造、工作原理与功用;掌握汽车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

(1)发动机与汽车性能指标及其应用;

(2)发动机特性及其应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通过性、平顺性。

(3)燃油、润滑油、制动液、添加剂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4)轮胎的分类及选用。

(5)发动机构造及一般原理;

(6)行驶系、转向系、传动系、制动系的构造和作用。

(7)电子与液压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8)动力转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EFI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0)EA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A

(12)SRS和CC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汽车日常维护知识

(14)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知识

8、汽车驾驶理论的应用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汽车驾驶理论知识及其在驾驶中的正确灵活运用,提高学员的汽车驾驶理论水平。教学内容:

(1)反应时间与制动距离;

(2)汽车驾驶理论的基本知识;

(3)汽车使用性能在驾驶中的应用;

(4)汽车发动机性能指标在汽车驾驶中的应用;

(5)特殊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理论;

(6)常见危急情况的应急处理;

9、汽车驾驶规范化教学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各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了解教案的编写过程和教练日记的记述方法,掌握教案的编写,了解各阶段的讲评制度的灵活运用,并能熟练应用指纹IC卡驾培计时管理系统运,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达到规范化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

(1)汽车驾驶规范化教学环节;

(2)汽车驾驶操作教学指导;

(3)汽车驾驶操作技术理论;

(4)指纹IC卡驾培计时管理系统的应用;

(5)专项训练。

10、汽车驾驶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熟练运用汽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指导驾驶操作培训教学。教学内容:

(1)汽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2)汽车驾驶考试大纲1

1、技能训练教学要求:学员通过专项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基础驾驶、式样(含场内道路)驾驶、道路驾驶的动作要求以及教学方法、汽车日常维护操作方法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与驾驶考试评判标准,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了解带教实习内容,具备一定的汽车驾驶操作实践教学能力。教学内容:

(1)基础驾驶规范化教学训练;

(2)式样(含场内道路)驾驶规范化教学训练;

(3)道路驾驶规范化教学训练;

(4)日常维护操作方法训练;

(5)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训练;

(6)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与考试评判标准运用训练;

(7)实车带教与及讲评训练。7

预览已结束,下载原文档直接使用
查看全文
若对以上有内容有疑问请反馈或举报举报
声明:
您购买的是此内容的word文档,付费前可通过免费阅读辨别合同。非质量问题不退款,如需帮助可咨询客服【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