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地理教案

一、 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 课时安排1课时

六、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一、 判断题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二、 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

(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问: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却比南美洲少呢?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导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一多年平均蒸发量

三、 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抢答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一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跟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部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晋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xxmm,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区是多雨径流丰富区,水资源丰富,而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区降水径流少,水资源较贫乏。加上晋江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晋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城镇(如陈埭)出现了严重的用水问题。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问: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答: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在不同的时代,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请同学阅读教材P67,图3.1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xx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第三部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之处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农业吗?答:不适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其余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于发展农业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答:

1、开源:海水淡化;

2、节流: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等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1)咸海忧虑什么?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预览已结束,下载原文档直接使用
查看全文
若对以上有内容有疑问请反馈或举报举报
声明:
您购买的是此内容的word文档,付费前可通过免费阅读辨别合同。非质量问题不退款,如需帮助可咨询客服【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