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设备维修、检查制度

1.对公司的各种设备进行分类,并统一编号,建立详细的设备台账 。对老的台账进行核对,保证账 物相符。

2.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所管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操作规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妥善保管一般设备的技术资料及使用说明书。

3.保证仪器设备及附件配套的完整,认真做好仪器的过往记录,做到账 、卡、物相符。

4.电子仪器使用前必须熟读使用说明书,按要求检查自身保护装置,控制环境温度、湿度、连续工作时间、电源电压等,注意防潮、防尘、防腐。

5.部门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组织对设备完好率进行检查评定,并严格执行《设备检查管理规程》的规定进行奖罚。

6.定期维护保养仪器,及时排除仪器故障,做好维修记录。

7.损坏的仪器设备应由技术部专业人员检修,若需外修应向工程部提出申请。

8.严把设备故障的确认关。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认真进行检测,在送修或自修之前,责任人应向指定设备维修负责人提交故障诊断书。

9.对于在保修期内的设备故障。各责任人可及时、直接与厂家(公司)联系,或转告设备维修负责人联系。

10.对于在保修期外的设备故障。在维修之前,责任人应会同维修人员进行认真检测,然后填写维修申请卡,连同诊断结果、维修方案等一并提工程部。

11.对于人为造成的设备故障。该设备在管理上归属的责任人应责令肇事人员承担必要的维修费用及其它费用。严格执行“损坏公物要赔偿”的原则。

12.设备出库后,日常保养及经常性修理等费用由使用部门承担;需大中修的要填写《施工设备大中修计划》报工程部审批。

13.外部验收检查:主要检查机械设备装配的完美性,其中包括润滑、坚固和渗漏现象的检查。主要试验机械设备的动态性能,包括起动性能、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等,验证机械设备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技术要求。填写“机械设备的试运行记录”。复查试用后有无不正常现象产生,同时要消除试用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进行必要的调整。

14.组织对增添和更新的设备进行验收,并及时收集、整理好原始资料,填写设备验收交接单,经参加人员共同签字后,存档备查。

15.凡是进行了维修的设备(无论何种维修),都必须进入设备维修台账 。对于新购置的重要配件(进固定资产的)必须到设备管理员处登记和签字后,方可入库或领用。

16.维修后的设备出库时,由工程部与使用方共同签字认可,并填写《施工设备、机具器材领用表》,不合格设备不准出库使用。

预览已结束,下载原文档直接使用
查看全文
若对以上有内容有疑问请反馈或举报举报
声明:
您购买的是此内容的word文档,付费前可通过免费阅读辨别合同。非质量问题不退款,如需帮助可咨询客服【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