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背景与目的:这些规定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旨在准确惩罚犯罪,切实保障人权,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这一系列规定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结合司法实际情况制定。
非法证据的定义与排除程序:非法证据指的是办案人员通过违反法定程序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规定明确了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除程序,以防范冤假错案。
具体条款:
人民法院在排除非法证据后,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如果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则应作出无罪判决。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权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提出,但在庭审期间发现相关线索或材料的情况除外。
实施与监督: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时,应当进行调查核实。此外,人民检察院还负责法律监督职权的行使。
改革与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改革触及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和各部门诉讼职能,涉及深层次的司法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政法各部门的认真研究,对严格排除非法证据涉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形成共识,并通过改革不断加以完善。
这些规定体现了中国司法系统对法律正义和人权保护的重视,通过明确非法证据的界定和排除程序,加强了对刑事诉讼中可能出现的非法证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