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能否处理行政争议

近期更新2025.01.16 浏览2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行政争议是以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为一方,以作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另一方,针对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包括适当)而引起的争议。民事诉讼中能否处理行政争议?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事诉讼中能否处理行政争议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可以有条件地处理和解决行政附属问题。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能否审查所涉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其本质是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行政附属问题,即如何协调处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

民事诉讼中的行政附属问题,是指民事争议案件的审理和解决是以对相关的行政行为的正确认定为前提。该行政行为并非民事争议案件的诉讼标的或者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但它决定着民事案件的性质和裁判结果。对民事诉讼中的行政附属问题的不同观点,将直接影响法院能否在审理民事案件时,能否审查所涉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民事诉讼中能否处理行政争议

理由如下:

1、必要性。民事诉讼中有条件地处理和解决行政附属问题符合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如遇到行政附属问题,均必须待行政附属问题解决以后再行解决民事争议,必然会使诉讼周期明显加长,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

2、可行性。首先,单轨制(一元制)的司法体制为我国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处理和解决行政附属问题提供了充分的制度支撑和便利。在实行二元制或多元制的司法体制的国家,行政法院在本质上属于行政系统,与普通法院在性质上有本质差异,因此其在处理行政附属问题上相对原则。而我国是实行一元制的司法体制的国家,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其他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民事审判权和行政审判权的行使纯属法院内部分工。这样一种司法体制无疑为我国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处理和解决行政附属问题提供了相应的便利和制度支撑。其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在民事诉讼中有条件地处理和解决行政附属问题提供了依据。

可以来华律网找专业的律师为你提供咨询服务是最好的选择,这里律师会带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等内容,替你解答自己的疑问。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平台律师团队,擅长法律顾问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三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