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借人引发万元网络盗窃案

近期更新2025.01.19 浏览1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当下网络支付手段种类较多,收集机主在享受支付便捷的同时,要注重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如提高密码级别、设置最高支付金额等。不要轻易借手机给他人,因为容易引发网络盗窃

11月26日,兴宁市公安局110报警台接到罗浮镇东星村村民刘女士报案,称其邮政储蓄卡内的4万元无端失踪。接警后,罗浮派出所民警迅速到邮政储蓄银行调取刘女士的账户流水清单,发现她的账户在11月份共有8次手机转账5000元的记录。刘女士说,自己并没有开通过支付宝、手机银行等快捷支付功能,也没有用手机转过账,“钱是怎么转走的,我也是满头雾水,而且手机也没有收到过银行的转账短信通知。”

华律网

华律网

据盗窃嫌疑人许某财交代,他和刘女士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之前他跟刘女士的老公借了4万元,近期被催还钱用于装修房子。刚好,前段时间刘女士托许某财在网上购买东西,并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发给了他,许某财推测刘女士手里可能有钱,于是就萌生了盗窃的歪念。因跟刘女士较熟,许某财轻易就拿到了刘女士的手机,并用她的手机和银行账号注册了快捷支付方式,然后设定密码,偷偷将刘女士银行卡的4万块钱转入自己的账户,操作完成后立马删除了银行的转账短信通知。目前,许某财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谨慎保管手机账户密码

办案民警提醒,对于此类电子钱包资金盗窃案件,多是由于机主的疏忽大意或对网络安全意识不高所致。当下网络支付手段种类较多,机主在享受支付便捷的同时,要注重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如提高密码级别、设置最高支付金额等。若发生手机丢失,要立刻解除手机绑定的支付宝、微信等,及时避免财产损失。同时,无论是自己的手机密码或是其他账户密码都不要轻易告诉他人,手机不是移动银行,要便捷而忽略安全的方式不可取。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姚志明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