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原因有哪些

近期更新2025.01.26 浏览7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了防止当事人转移、隐匿或变卖财产,通常就会进行诉讼保全法院可以主动进行保全当事人可以申请,诉讼保全担保为司法类担保。其是指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时,担保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对因财产保全不当给被申请人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担保。那么,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原因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财产保全措施因下列原因而解除:

1、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

2、申请人在财产保全期间撤回申请,人民法院同意其撤回申请的;

3、人民法院确认被申请人申请复议意见有理,而作出新裁定,撤销财产保全裁定的;

4、被申请人依法履行了人民法院裁决的义务,财产保全已没有存在意义的。

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原因有哪些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条,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第一百零三条,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第一百零四条,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条,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上述内容就是华律网小编对“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原因有哪些”的法律解答,申请人愿意提供与保全财产等价值的货币作为担保,请求法院依法作出裁定,解除对申请人的财产保全措施。如果读者对这方面的法律问题尚有疑问,欢迎您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盈科王雨昕律师团队,擅长债权债务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零二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零四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零五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