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确定损害赔偿比例的一个依据。
二者的联系:
1、交通事故的责任往往引发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对交通事故的事故认定,其包含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等不仅简单的是对交通事故的说明,在之后的事故赔偿中,其可以作为赔偿责任份额的重要证据。
2、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赔偿责任的带大小。
如果作为责任主体的人同时作为赔偿主体,那么其事故责任越大,往往其赔偿责任也越大。
二者的区别:
1、对事故的责任认定,当事人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与责任的比重成正比。
对事故的发生当事人所起的作用越大,其承担的交通事故责任也就越高;而赔偿责任的认定并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在事故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保险公司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客观上没有一点的联系,但是其可以作为交通事故的赔偿主体,其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却是没有责任的。
2、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主体比较狭小,而交通事故赔偿主体范围较为宽泛。
实践中,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一般只包括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双发当事人,而事故的赔偿主体其宽泛性在于,其不仅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双方当事人,还包括与双发当事人有相联系的人或是与肇事车辆有联系的人。
举例说明:赔偿主体可以是与双方当事人有联系的人包括;近亲属,肇事车辆所属的单位、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等,而这些主体都不可能成为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
3、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由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而赔偿责任的认定往往需要由法院根据诉讼程序法加以确定。
举例说明:事故发生后,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会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认定书里既已明确了事故的责任承担,而赔偿责任需要经过赔偿权利人通过对赔偿权利的实施才可以实现。
4、事故责任一般不涉及赔偿问题,而赔偿责任主要讨论和解决的就是赔偿问题。
举例说明:重大交通事故兴许还会涉及到当事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这些都与赔偿责任无关,赔偿责任只针对事故后产生的相关赔偿权利的实施展开讨论。
除此之外,二者所依据的法律也有所不同,责任认定一般遵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处理程序》等规定,而赔偿责任认定往往还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确定损害赔偿比例的一个依据。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人民法院需要结合其他因素来确定赔偿责任。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别人房子盖在我地旁边,我在自己地栽上秋木树,已经三年多了,现在他把我的树都砍了,说离他家近,怕树长大砸到他,我们去年都协商说怕影响老今年三月底把树移走,没等到时间把树砍了,房子周围应该多少米不能栽树,不能栽什么树,他砍我家的树违法吗,我该怎么处理合适!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