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原告的权益

近期更新2025.01.29 浏览3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怎样保护原告的权益?

根据改革开放的要求,邳州市白埠乡某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某村委会)决定创办企业。1995年10月,村干部戴*明引入王*先、王*华到村开办某塑料厂。生产过程中,因用电量过大,影响村民生活用电,需要购买变电器增容。

1996年2月5日,时任该村支部书记的戴*明以个人名义借戴-绍猛人民币2万元。同日,某村会计戴玉-栋给戴-绍猛出具借条:“今借到戴-绍猛人民币20000元,购变压器用,月息2%,期限暂定一年,经手人戴玉-栋”。借据上加盖村财务和行政两枚印章,且有戴玉-栋的两次计算利息情况。

华律网

2001年乡镇村调整,某村委被合并,成立邳州市官湖镇某戴场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某戴场村委会)。因迟迟未按约定还款,戴-绍猛向某戴场村委会索要借款。某戴场村委会告诉戴-绍猛,村财务未挂帐,属合伙人借款,应由合伙人归还,戴-绍猛于2003年7月25日将某戴场村委会、原某村委会干部戴*明、绍-启、绍-信、玉-栋、玉-月、举-明和塑料厂的开办人王*先、王*华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归还借款本息60055元。

审理中,本案的还款责任到底由哪方承担,存在几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借据上由某村财务和行政盖章,应视为某村委会借款,村合并后,应由合并后的某戴场村委会负责还款,某戴场村委会以借款未在村财务挂帐拒绝还款的抗辩理由不成立。

第二种意见认为,开办塑料厂的是王*先和王*华,为了给塑料厂增加用电容器而借款,借款应由王*先和王*华归还。

第三种意见认为,借据上虽盖有某村财务和行政印章,但没有在村财务上记帐,应视为戴*明个人借款,借款转交戴玉-栋,戴玉-栋无法说明借款用途,应由戴*明、玉-栋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第四种意见认为,开办某塑料厂,是由某村干部明新和王*先、王*华共同开办的,合伙人共同承担还款义务,某戴场村委会不承担还款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四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某塑料厂是于1995年10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设立的。

二、1996年2月5日借款20000元,为某塑料厂购买变压器,是合伙经营期间的出资行为。

三、某村委会在某塑料厂的开办退伙、财务处理及盈余分配等问题上,均未参与。

四、村财务上未有村办厂借款20000元记载。

五、戴玉-栋利用当村会计服务站长的管章职务之便,未通过村领导同意,擅自在借据上加盖村行政、财务印章,将合伙人办厂的债务转移给某村委会,是不合法的。

六、某村委会既然未参与办厂,也未参与盈亏分配,合并后的某戴场村委会就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庭审中,戴-绍猛放弃要求合伙人归还借款的请求,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予以准许,但由于其坚持要求某戴场村委会归还借款,其证据不足,法院依法判决驳回戴-绍猛的诉讼请求。判决后,戴-绍猛服判息诉。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平台律师团队,擅长法律顾问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