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破产重组的典型案例:涞源铜矿的4年破产路

近期更新2022.12.26 浏览4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国企的破产重组案例:矿藏挖尽、企业停产、职工下岗,河北省财政拨付数千万元的破产经费和上千万元的救助款,并划拨3个新矿作为职工再就业项目、找到多家愿意参与破产重组的企业。

华律网

而河北省政府做出的一个被各方看好的破产重组方案,却在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进展并不顺利,更未落实,甚至“职工集体阻止企业宣布进入破产程序”。

在这些资料和现象背后,反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谁来主导破产重组——是地方政府“拉郎配”,还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自己做主选择重组对象?

涞铜的破产重组历经4年多,仍未结束。

迟来的破产宣告

8月10日上午9时30分,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从即日起,河北省xx铜矿(以下简称涞铜)进入破产程序。

这个破产程序的启动,从2002年底提出,到正式宣布已历时4年半。

“对于铜矿的近2000名职工来说,这意味着终于放弃了对启动破产程序的抵制。”xx铜矿的某职工对记者说。

在法院宣布xx铜矿破产的当天,记者见到了该矿长付xx,“我们已经坚持到极限了。”他说。

而更多的职工表现的是无奈:“到目前为止,省里划拨的再就业资源项目迟迟落不了地,企业重组依然是画饼充饥。4年多了,我们每月拿10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这种条件下还让我们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说真话,保持稳定真的很难!”

据了解,2002年因铜矿资源全部开采完毕,企业被迫停产、职工全员下岗。面对企业是破产后消亡还是破产后改制重生、职工是下岗自谋职业还是重新安排的严峻现实,河北省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特别的决定:另划拨3个矿给该矿厂,作为职工再就业的资源项目,由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协调落实,完成涞铜的破产重组;并要求,无论最终采取何种重组形式,前提是必须确保职工利益和生活保障。

但这一在当初被各方认为是最佳方案的破产重组计划,自2002年决定之后,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迟迟未能进入实际操作程序。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祝辉良律师团队律师,擅长公司法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