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判断合同无效

近期更新2025.02.02 浏览2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法院判断合同无效主要依据以下几种情况: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等情况,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法院如何判断合同无效

法院判断合同无效主要依据以下几种情况: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因被撤销而形成的合同无效情形。

此外,法院在判断合同效力时,还需要考虑合同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等因素。如果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则该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无需履行,且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院如何判断合同无效

二、合同无效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

缔约上过失,是指在合同成立前的缔约过程中,因缔约人一方致合同不成立或无效所具有的过失。当事人因该过失所承担的责任,称缔约过失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

(1)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先合同义务是指要约生效后,合同成立之前,缔约双方当事人在磋商时发生的说明、告知、注意等义务。

(2)有过失,即当事人只对自己缔约时的故意或过失负责,缔约上过失责任属于过失责任,而非无过失责任。

(3)有损失,即因缔约过失行为导致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信赖利益是缔约相对人因相信合同会有效成立而付出的费用或直接财产的减少。

依传统民法理论,缔约过失责任包括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而使相对人受到了损害承担的赔偿责任。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东城区靳双权律师,擅长合同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