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近期更新2025.01.20 浏览1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对于汽车肇事逃逸行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素才能构成认定标准:当事人已知晓交通事故发生;主观上有意逃避法律责任,包括刑事与民事责任;当事人已离开交通事故现场;以及当事人有故意隐瞒之嫌。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一、机动车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对于机动车肇事逃逸行为,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素:肇事者清楚认识到已发生交通事故;有逃避法律责任之故意;逃离了事故现场。

在实际案例中,以下几种情形常被判定为肇事逃逸:肇事者明知事故发生,却逃离事故现场;肇事者自认无责而离开现场;肇事者在疑似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况下,未履行现场等待处理义务,弃车后再返回;肇事者送伤者至医院救治后,未报警并擅自离开;肇事者送伤者至医院后,留虚假身份信息离开;肇事者在接受调查时逃跑;肇事者离开现场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表明其已知情;协商未果或赔偿金额不足,肇事者未留下真实信息便离开现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机动车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二、保险公司如何判定逃逸事故

保险公司依照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判断逃逸事故的重要依据。

在事故发生后,若行为人已知晓事故发生,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或是涉嫌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后未能按照规定待在现场等待处理,或者将伤员送至医院后未经正当理由擅离并未及时报警等等,均有可能被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至于交强险部分,保险公司需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商业险部分则可能因逃逸行为而被免除责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丰台区王小华律师,擅长交通事故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