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贷借款人诈骗,担保人怎么办
如若担保人为欺诈所蒙蔽,可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撤回担保合同,从而无需承担后续责任。
若遭受诈骗,务必立即报案。
保证担保范畴包括主债务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失赔偿以及实现债权所需费用。
若有特别约定,依约处理。
倘若担保范围未做明确表述,保证人应对所有债务负责。
保证责任包含代为履行和赔偿责任两部分,具体内容需由当事人协商决定。
代为履行即双方约定,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
仅在保证人无法履行时,方可承担赔偿责任以代替债务实际履行。
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方,保证人仍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
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须得保证人书面同意,否则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的债务不再承担责任。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亦须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否则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
保证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若债务人破产,保证人可参与破产财产分配,提前行使追偿权。
作为保证人,无论一般保证抑或连带保证,其实际责任在于为债权提供担保。
换言之,若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债务,债权人可向保证人追索欠款。
但若出现上述任一情形,保证人便无需承担担保责任。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借款被认定诈骗的四个条件
借款活动若被判定为诈骗罪,需满足以下四项特定条件:首先,借款人需借助伪造或篡改的身份文件与财富证明,向金融机构申请借贷并长期拖欠贷款本金及利息;其次,借款人虚构借款用途,以欺诈手段逃避债务,且恶意拒绝承担相应责任;再者,借款人实施了对事实的故意隐瞒行为;最后,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财产转移行为。
借着借款之名,无视法律规定,蓄意逃债,足以证实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因此符合刑法所定义的诈骗罪特征。
诈骗罪,即是指以非法占有为明确目的,利用欺骗手法,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司财务的违法犯罪行为。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