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标准
在涉及到诈骗罪这一领域时,所谓的非法占有所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身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却依然实施了大规模诈骗行为,从而使得受害者受到严重损失;而在非法获得资金后迅速逃离现场,远离相关风险的行为;随意挥霍骗取来的巨额资产; 使用欺骗手段得手的资金进行各种非法和犯罪行为;从中提取、转移资金,或是将财产隐藏起来,以逃避应有的还款义务;通过掩盖或销毁财务记录,甚至制造虚假倒闭破产的现象,以此来躲避偿还资金的责任;以及采取其他任何非法手段,企图永久性占据他人资金且不愿意进行有效偿还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犯被抓后怎么索要赔偿
若被诈骗的金钱能否被追回,这取决于警方是否已将赃款予以收缴。
罪犯被绳之以法后必定会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然而被骗取的财产能否得到追偿却是难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是无法追回的。
如果追赃行动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且犯罪分子具备赔偿能力的话,那么便有可能挽回或者部分挽回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失。
若未曾收缴到赃款,即使采取再多的措施寻找相关人员,也是无法追回的。
在此种情况下,受害者有权请求公安机关对赃款进行追缴。
若追赃行动未能成功,受害者亦可在案件判决之后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强制执行。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