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立案标准

近期更新2025.01.11 浏览2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首先,行为人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导致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在价值上损失超过5000元人民币,则应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立案;行为人在短时间内接连三次或者多次损毁公私财物的,同样应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立案;纠集至少三名同伙公开进行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应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立案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立案标准

关于故意损毁公共及私人财产犯罪的立案规定如下:首先,行为人有意进行破坏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其导致的损失达到五千元人民币或以上时,应予警方立案侦查;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进行此类行为超过三次,亦应触发立案程序;再者,若有犯罪分子纠集三名以上同伙公开进行这类破坏性行为,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立案调查;另外,当出现其他情况严重并足以威胁社会秩序的情况下,也应予及立案侦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立案标准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是否包括对违法建筑的毁坏

违章建筑确实可以视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客体之一。

对于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涉案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以及财物的所有者;其次,对违章建筑造成的损失进行鉴定时,必须确保依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违章建筑,即未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或者采取欺诈手段获取批准,或者尽管经过批准但是批准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而建造、扩建或改造的建筑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故意拆除了他人的违章建筑,从而引发了纷争。

违章建筑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物权登记或者违法进行登记,因此,违章建筑的所有者无法获得该建筑的所有权。

构成违章建筑的建筑材料本身作为动产,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尽管违章建筑的所有者并不拥有该建筑的所有权,但由于他们实际上对该建筑进行了管理和控制,因此也形成了一种占有关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丰台区王小华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