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怎样判定
想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人在交通事故中有没跑路的嫌疑;再者,还得看他是不是有意想躲起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来判断:
1、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如果有跑路的行为
(1)那么他就是在人身自由还没被限制的时候,为了逃避赔偿责任、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让自己的行踪不再被受害者、家属、围观群众或者事故处理人员掌握,从而选择离开现场。
(2)至于什么时候算是“跑路”呢.那就是事故发生之后,直到肇事者被警察带走或者押送途中之前的那段时间。
如果肇事者在这个时间段内逃跑的话,就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交通肇事逃逸。
如果是在被警察带走或者押送途中逃跑的,那就属于犯罪了;逃跑的地方也不仅仅局限于事故现场。
比如说,肇事者在被警察带到警局谈话,但还没开始采取拘留措施的时候,趁机溜走,也是算作交通肇事逃逸的。
2、肇事者必须明白自己已经造成了交通事故也就是说,肇事者在跑路的时候,心里得清楚自己的行为已经引发了交通事故,这是他的主观认识。
如果肇事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了现场,那就不能算作“交通肇事后逃逸”。
同样地,如果肇事者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也就谈不上有“逃逸”的行为。
简单说,“逃逸”这个词儿,其实是带有主观评价的。
3、肇事者跑路的动机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躲避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如何赔偿处理
逃逸事件的赔偿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受害者遭受身体伤害后,去医院接受治疗时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同时还要包括因为无法正常工作而收入降低的那部分钱,这就包括了我们常说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和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等等;其次,如果受害者因为受伤造成残疾,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额外费用以及由于失去工作能力而导致的收入损失,也应该得到赔偿,这其中就包括了残疾赔偿金、残疾人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的生活费,还有因为康复护理和继续治疗而必须支付的康复费和护理费等。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逃逸行为,它可能会让受害者的伤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会引发死亡。
从实际情况来看,交通事故后的逃逸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新的违法行为。
无论在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还是刑事责任方面,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都会比没有逃逸更加严重。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