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诈骗罪怎么量刑最轻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首先,若犯罪所得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严厉惩罚;其次,如果诈骗金额高达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须接受罚金等附加刑罚的制裁;最后,诈骗金额极为惊人——超过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作为惩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是否会通知受害者,法院判决诈骗案,会通知受害人吗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要求,法院在最终决定开庭日期之后,应向各当事人发出传票进行通知,且在案件正式作出宣判之后,亦须将相应的判决书书面送达给各相关人士。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被害人无疑是其中的一类重要当事人。
实际的司法运作过程中,面对涉及诈骗犯罪类型的案件,大多数情况下,法院并不会主动地向被害人传达有关开庭的信息,原因可能包括无法获取到被害人的有效联系方式、被害人已委托律师作为其代理人等多种因素。
也有可能是由于相关法律条文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导致法院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法院必定会向被害人所委托的诉讼代理人进行通知,这也是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的。
同样,在案件作出宣判之后,法院还需将判决书书面送达给被害人,这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对被害人进行了宣判时间的告知。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