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按其支付给该员工的工资确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达不到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照最低基数缴纳。
兼职的非全日制员工和全日制员工一样由单位缴纳社保。
无论是全日制员工,还是非全日制员工,只要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与有人单位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就应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非全日制员工与全日制员工的不同仅在于,全日制员工只有一个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非全日制员工则有许多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对于每一个使用非全日制员工的用人单位来说,都应按其支付给该员工的工资确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缴费比例与全日制员工相同。所有非全日制员工供职的用人单位都应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的费用来自社会保险基金,该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除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都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缴交。
案例:
2008年10月9日秦先生到**公司工作,任网络管理员。双方签订了《兼职员工协议书》,期限自2008年10月9日起至2009年10月8日止,并约定,秦先生每天工作不超过4小时,工资每2周结算一次。2009年10月13日,秦先生从**公司离职。
离职后,秦先生认为,其实际在**公司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为6.5小时,但**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为其交纳社会保险费,故其于2010年3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秦先生获工作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2.2万元,**公司还应为其补缴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社会保险费1万余元。
仲裁裁决后,**公司不服,认为,秦先生是小时工,公司支付的报酬中已包含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应由秦先生本人按照规定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将本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无须支付双倍工资差额和无须补缴社会保险费。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招用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在劳动报酬中支付给个人,由劳动者本人按照规定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费。本案中,秦先生属**公司的小时工,为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故**公司要求无须为被告补缴社会保险费。另双方间签订了《兼职员工协议书》,有书面的劳动合同,故**公司亦无须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案件来源:华律网)
评析:
本案为因非全日中用工引发的劳动争议,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下:
1.**公司与秦先生之间的用工性质。
本案中,秦先生是在**公司担任兼职网管,依照双方间签订的《兼职员工协议书》,约定,秦先生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工资每2周结算一次。对应《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因而可以认定,**公司与秦先生之间属于“非全日制用工”。秦先生提出其实际每日、每周工作超过合同约定,但未有相应证据或者提出**公司有相应证据证明,因而不能予以认定。
2.劳动合同形式。
依据《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第1条规定,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本案中,双方间签订的《兼职员工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了秦先生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报酬及支付方式等主要合同条款,应当认定双方间存在书面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社会保险费用。
依据《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第8条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参考: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等。
由此可见,在非全日用工中,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小时工资里已包括正常工资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部分。用人单位无需再向社会保险机构为劳动者另行交纳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同时,该意见第10条、11条也对劳动者以个人身份缴纳上述保险进行了规定。
因而,本案中,秦先生无权要求**公司补缴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社会保险费。
建议:
随着现代化企业用工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非全日制用工成为企业经常会涉及到的用工方式,这就需要企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在劳动时间、报酬支付方式、社保待遇等方面的不同规定予以充分了解,以便于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利益,避免不必要的额外用工成本。
同时,对于本案中有关“社会保险”的问题,企业另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意见》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也即,用人单位仍负有为非全日制用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
如果您或者家人、亲友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法律服务,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农村想打井作为集体灌溉,审批手续费用需要15万元合理吗?旧井已无法出水,严重影响村民农业灌溉,如何在合法的情况下打井?私人井拥有者恶意阻挠村里打井,抬高水价或不让本村人使用,应该找那个部门调解呢?关于村里打集体井,乡里相关部门以及县里水利局应该做什么或提供哪些建议、帮助?对于互相推脱,不作为的领导应该怎么办?希望可以得到具体有效的解答,谢谢啦!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