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拒赔合理吗
对于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导致保险公司拒绝理赔这一做法,是严格遵循法规并具有法律依据的,这主要源于驾驶员逃逸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犯罪事实,因此,保险公司享有依据相关规定拒绝理赔的权利。
另外,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驾驶员如因交通肇事而逃逸致人死亡者,将面临长达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惩罚。
所谓的“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其含义是指,在交通肇事事件发生后,驾驶员为了避免法律责任追究,选择逃离现场,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终死亡。
然而,在《刑法》理论界,对此问题却形成了众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和争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肇事逃逸轻微伤如何处理
1.对于交通事故中逃离现场,导致轻微伤害结果的行为,相关部门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给予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惩罚,同时还可以对逃逸者执行最多十五日的拘留处理。
在事故中的责任分配问题上,一旦证实是事故当事人主动逃避责任,那么该责任人将需承担全责;但是若发现对方面临同样的过错,可适当调低责任比例。
2.然而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交通肇事后逃逸导致他人受到轻伤,尽管该情形可能不被视为犯罪行为,无需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仍应对逃逸者实施民事赔偿以及行政处罚等措施。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