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怎么判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这俩都是刑法里的概念啦,一个是还没成功,一个是半路刹车。
犯罪未遂就是人家坏蛋本来想干坏事,但是因为各种意外没能得逞;犯罪中止呢,就是人家坏蛋正在做坏事,突然良心发现,自己停手或者把事情搞砸了。
对于犯罪未遂,法律也有惩罚,不过通常比成功的罪行要轻点;至于犯罪中止嘛,如果真的阻止了坏事发生,那就可能不用坐牢或者少坐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怎么区别呢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乃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术语,它们在定义及惩处上存在显著差异。
现针对二者进行详尽解析如下:
1.定义:犯罪预备乃指犯罪分子为实行犯罪行为而事先所做的筹划准备活动,在此期间,实际上并未真正开始着手实施任何犯罪行为。
犯罪中止则是指在整个犯罪过程当中,罪犯自觉放弃继续实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通过自行有效手段成功防止了犯罪结果的最终产生。
2.惩处措施:就犯罪预备而言,法律可参照对已遂犯的处理方式,给予其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予刑事追究。
这是由于尽管犯罪预备已经具备了犯罪意图以及相关准备工作,但尚未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至于犯罪中止,若未给社会带来任何损失,应免于刑事处罚;如已造成损害,则应予以减轻处罚。
这是因为犯罪中止展现出了罪犯的自我纠正意愿,成功避免了更为恶劣的后果。
综上所述,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定义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犯罪预备是在犯罪行为正式实施之前的筹备阶段,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过程中,罪犯主动放弃或成功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出现。
在法律惩处层面,犯罪中止通常会获得较犯罪预备更为轻微的惩罚,这是因为它反映出罪犯并未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从而降低了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以上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