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刑都都是注射死刑吗
现在咱们国家对死刑人士的处理方式已经改进了不少,不再局限于老式的枪决,而是可以选择更加人性化的注射方式。
具体来说呢,就是
1. 枪决,也就是用步枪对着死刑犯的脑袋开一枪,行刑的时候犯人得保持跪着的姿势,行刑者会用步枪从犯人的后脑勺开一枪。
如果第一枪没能让犯人丧命的话,还需要再来一枪,直到他真的咽气为止。
等法医确认犯人已经去世之后,他们的遗体就会被就地火化,而且不会通知家属去领回尸体哦。
2. 注射,这种方式最近几年用得比较多,行刑的时候犯人会被固定在椅子上,然后由法医给犯人的手臂静脉里注射药物(通常是按照麻醉剂、肌肉松弛剂和心跳阻滞剂这样的顺序)。
犯人一般都会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因为心跳停止而死去。
等法医再次确认犯人已经去世之后,就会通知家属来把遗体领回去,然后自己找地方火化掉。
总的来说,死刑是刑法里面打击犯罪最狠的一招儿。
这部刑法就是专门用来剥夺罪犯的生命权和政治权利的。
当然啦,死刑只能适用于那些犯下了特别严重罪行的罪犯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二、判处死刑和立即执行的区别
与直接判处死刑相比,含蓄的死刑判决之称更强调其双重性——既是死刑法案所认定之刑罚,又包含了此类刑罚需立即执行的指令。
死刑的执行方式大致可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及死刑缓期执行两类。
以下是对这两种执行方式的详细说明:
1.死刑立即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是一种严厉的刑罚手段,通常适用于那些罪行极其严重、且有必要立即执行以维护社会安全的罪犯。
在此情形下,罪犯将会被判定为死刑,同时,该刑罚亦将立即执行。
2.死刑缓期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亦可称之为死缓)是一种暂时推迟执行死刑的判决方式,适用于那些虽然罪行极其严重,但并非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
在这类案件中,罪犯将被判定为死刑,然而,执行死刑的时间将被推迟至两年之后。
在缓期执行期间内,若罪犯未曾故意犯罪,则可能会被减为无期徒刑;如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能会被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倘若再次触犯法律并情节恶劣,将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以上是死刑都都是注射死刑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