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多列被告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方可能包括:
1、刑事被告人及其未能受罚的同案共犯;
2、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监护人;
3、已被执行死刑罪犯的财产继承人;及等众多情况。
法律还规定了以下可能成为被告的人员或单位:
1、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监护人;
2、未能受惩的同案共犯;
3、已被执行死刑罪犯的财产继承人以及在案件审理期间因故死亡的被告人的财产继承人;
4、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答辩状应该是什么结构
首先,应该明确答辩状的相关要素:
(1)标题应标注“刑事(或民事)答辩状”或“刑事(或民事)被上诉答辩状”;前者应用于一审案件答辩状,后者用于上诉案件答辩状;
(2)接着应写明答辩人基本信息。
在当事人栏内,需列出答辩人的个人资料;正文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
(1)答辩事由。
一审案件答辩人为被告,其答辩事由应表述为:“关于××(案由)一案,特作如下答辩:”;上诉案件答辩人为被上诉人,其答辩状应表述为:“上诉人×××(姓名)对×××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事判决(或裁定)表示异议,提出上诉,特作如下答辩:”;
(2)答辩理由:这是答辩状的核心部分,无固定格式,必须针对原告或上诉人在诉状或上诉状中的主张及理由进行反驳,同时提供反面事实、证据和理由,以证实自身观点与要求的合理性。
最后,尾部与附注应包括以下内容:
(1)呈送机关,应书写为“此致”“×××人民法院”;
(2)右下角应署名答辩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
(3)附注部分,应注明证物、书证的名称与数量。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