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持原准则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新准则对大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完善,在内容上规范包括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事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准则在十个方面做出了重大制度调整:包括明确根据新《会计准则》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决策有用;合理界定会计核算基础;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等。
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处理和报告在适用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会计处理:负债
将原来的“借入款项”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核算。对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处理进行了修改。
会计处理: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会计处理:资产
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变化:(1)将原“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
会计处理:净资产
事业基金: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性的净资产,主要为历年滚存的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
会计处理:支出
事业支出: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101号科目现金: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数额。3.事业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
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支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年终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批后,需调整决算数字时,应作相应调整。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审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各单位财务部门必须认真做好会计报表的编审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财务领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探索会计理论,创新会计方法,才能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华律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我公司销售出去的一批产品产生质量纠纷,第一次开庭我司败诉的,现第二次开庭(要追加执行股东,原因是实缴注册资金没有到位),但是我们在第一次开庭后,公司里把每个股东剩余的注册资金实缴到位了(对方不知道)。但是实缴的方式上:正常公司股东完成注册资金实缴是要股东打钱到公司帐户,再由公司打款出去买原料的,但是这次是由股东个人打款出去帮公司买的原料,付款凭证、原料开票到公司的发票凭证、股东会关于认可这个款项是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