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赔偿按基本工资还是到手工资
在处理工伤赔付问题时,我们通常参照以下数据进行计算:首先以个人的工资总额作为基础,其次考虑统筹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这些概念都被详细地包含于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个省级行政区自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
关于个人工资这部分,则是指在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而受到伤害之前的连续十二个月内,其每月应缴纳的工资总额的平均值。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二、工伤赔偿协议不履行是仲裁还是起诉
当因工伤赔偿事宜产生拖欠或未履行的情况时,若此问题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则可选择通过劳动仲裁程序来解决,亦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然而在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完成劳动仲裁,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
另一方面,如果该事宜涉及行政纠纷,那么便不能选用劳动仲裁程序,而应遵循法律规定首先进行行政复议,若对结果仍有异议,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工伤赔偿按基本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计算呢
工伤赔付通常依据的是个人薪资以及统筹地区全体职工的平均薪酬作为计算基准,这一计算方式在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及各省级政府的相关规定中均有明确指示。
其中,个人薪资即工伤员工在失职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期间所获得的平均每月缴费工资;而统筹地区全体职工的平均薪酬则是根据统筹地全体在职职工的薪资收入进行统计得出。
以上是关于工伤赔偿按基本工资还是到手工资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