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偷拍偷录行为是否侵犯隐私权
对于偷拍偷录行为,在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后,一些人认为法律不在禁止偷拍偷录这一行为了,偷拍偷录可以合法化了,所有偷拍偷录来的证据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了。这实际上是对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曲解,因为最高法院在这个证据规则中明确指出: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也就是说,当事人在取得证据时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用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行为来获取证据。而本案中妻子为了获取丈夫当事人与女弟子不轨行为的证据,雇佣他人的采用偷拍照片的方法来获取证据,无论其偷拍的照片是否有不轨行为,也无论其偷拍的照片是否向外扩散,都不影响侵犯隐私权的构成,因这一偷拍照片的行为本身不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且也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在具体确定偷拍偷录行为是否侵犯隐私权时,应当对这一行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考察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是否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故意贬低他人的信誉或散布他人的谣言,就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偷拍偷录的所谓证据就应当确认为无效或者违法;二是考察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果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采用暴力、胁迫、诱骗等非法手段,即使通过偷拍偷录取得了相关证据,也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归于无效;三是考察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是否违反社会公德,如果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有悖常理,单纯地为了追求获取证据而采用低俗、卑鄙、下流等手段,则同样不能作为有效证据来对待。
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根据以上所提的知识,据此为常识,希望能让您能够有一定的警惕,对此多一份心眼,不会吃亏后伤心后悔。华律网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的随时的咨询。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