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议权制度之配套程序如何设置

近期更新2025.01.05 浏览1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任何制度的设置都不是孤立的,必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需要相关的程序与之配套,只有在制度支撑下的具体程序才能良好的运作。

(一)量刑指南制度

从目前中国的刑事司法状况来看,各级法院对刑事案件的量刑,通常都是刑事审判人员凭借自身的业务水平、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对案件进行裁决,其在保障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其随意性也很大,尤其是在不同的法官、地区这种无约束的自由裁量导致的个体差异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没有明确的量刑细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无法约束。如果说,量刑标准的不确定是推行量刑建议权制度的一个契机,但同时也是推行量刑建议权一个必不可缺的程序保障,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华律网

(二)证据开示制度

在刑事诉讼中量刑建议权的行使不仅仅是控方的事情,控方求刑,辩方必然要作出回应。因此,要贯彻量刑建议权制度必须推行证据开示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保障辩护方充分的程序参与权。

(三)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分离制度

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相分离的关系模式,是指在审判程序中增加专门的量刑听证程序,由检察官提出量刑意见,同时辩护方也可提供有关被告人从轻量刑的意见,最后由法官在获得广泛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最终的量刑裁判。目前,山东青岛等地区法院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法官均要求公诉机关、辩护方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发表建议,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逐步分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姚志明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