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申诉期限是多久

近期更新2025.01.14 浏览26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一个案子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审理完结?这是打官司的当事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从状子递交到法院一直到法院拿出判决结果的期间内,当事人盼望、等待的心情有何等焦急可想而知。为了寻求公正,没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马拉松式的漫长诉讼上。那么民事申诉期限是多久?下面就让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讲解吧。

民事申诉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根据法律规定,一审民事诉讼程序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裁判。每个阶段又由于情形不同而规定了不同的合理期间。这些规定是判断法官执法过程是否合理的依据。期间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种:

(1)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认为符合条件的,7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 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

民事申诉期限是多久

(3) 法院收到答辩状起5日内将副本发送原告;

(4) 法院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后,3日内告知当事人;

(5) 开庭3日前通知各方当事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

(6) 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

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审理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案件,其余则适用普通程序。以上列举的是普通程序的期间规定,简易程序则不受第(4)、(5)项的限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我国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

对一审裁判不服的,允许当事人上诉。对裁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定书的第2日起10内提起上诉;对判决不服的,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

对事实审的上诉审查,首先要审查上诉人提出的事实异议有无依据,若上诉材料中只提出异议而无充分依据的,可以询问当事人是否有充分证据,若当事人不能提交充分证据,应说明不能提交的理由并限期令上诉人提交证据,逾期不能提交的,裁定驳回其上诉申请。更多法律知识请上华律网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平台律师团队,擅长法律顾问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零五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四十八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六十九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