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对方报警了可以撤案吗
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后对方报警,通常是不可以撤案的。肇事逃逸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公共秩序。一旦报警立案,相关的调查和处理程序就会启动,以确定肇事方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
即使双方达成了和解或谅解,也不能直接撤案。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案件证据不足,无法确定肇事方的情况下,经过公安机关的审查和决定,可能会暂时中止案件的调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撤案,一旦有新的证据出现或调查有了进展,案件仍可能继续进行。
总之,肇事逃逸报警后,撤案的可能性较小,除非有特殊的法定情形且经过法定程序的审批。

二、肇事逃逸多少天内报案
一般来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报案时间没有明确的固定天数限制。
一旦发现肇事逃逸行为,受害者或其他知晓情况的人应立即报案。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现场证据可能会被破坏,调查难度会增大。
如果是当场发现肇事逃逸并立即报案,自然是最为及时的。而如果事后才得知有肇事逃逸事件发生,也应尽快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尽量在知晓情况后的合理时间内,如一周左右,以确保公安机关能够有足够的线索和时间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总之,越早报案越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和受害者权益的维护。
三、肇事逃逸该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如下:
1. 民事责任:肇事逃逸者需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受害者及其家属可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2. 行政责任:逃逸者将面临吊销驾驶证、罚款等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一般根据情节轻重而定,通常在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
3. 刑事责任:如果肇事逃逸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逃逸者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总之,肇事逃逸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和刑事责任,应依法严惩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对方报警了可以撤案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