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如何具有法律效应

近期更新2025.01.03 浏览817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遗嘱如何具有法律效应?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需满足四个条件: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是真实意思表示,不受外力干扰;内容合法,处分个人财产且不违反规定和公序良俗;形式符合法律规定,满足条件才能按意愿分配财产。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遗嘱如何具有法律效应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遗嘱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遗嘱人在立遗嘱时能正确辨认自己行为,精神正常,意识清晰,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二是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应反映遗嘱人内心真实意愿,未受欺诈、胁迫等外力干扰。比如不能在他人逼迫下订立违背自己本意的遗嘱。

三是遗嘱内容合法。遗嘱所处分的财产须是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不能处分他人财产。同时,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四是遗嘱形式符合法律规定。常见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不同形式的遗嘱有各自的法定要求,如自书遗嘱应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在遗嘱人去世后能按照其意愿对财产进行分配。

遗嘱如何具有法律效应

二、遗嘱如何确定无效关系

遗嘱的无效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

其一,遗嘱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立遗嘱时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比如未成年人、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等所立遗嘱通常无效。

其二,遗嘱并非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若遗嘱是受欺诈、胁迫所立,或者存在伪造、篡改的情况,那么该遗嘱无效。比如他人通过欺骗手段使遗嘱人作出违背自身意愿的遗嘱内容,此遗嘱便不具法律效力。

其三,遗嘱内容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例如遗嘱处分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或者遗嘱内容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等,这样的遗嘱无效。

其四,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定要求。不同类型的遗嘱有相应的形式要件,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若不满足这些形式要求,遗嘱可能无效。

三、遗嘱如何会被认定为无效

遗嘱被认定为无效,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立遗嘱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例如,立遗嘱人在意识不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辨认自己行为时所立遗嘱无效。

二是遗嘱并非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或遗嘱被篡改,篡改部分无效。

三是遗嘱内容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比如遗嘱处分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这部分内容无效。

四是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律要求。不同形式的遗嘱有特定的形式要件,如自书遗嘱需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若不满足相应形式要件,遗嘱可能无效。

五是见证人不符合法定条件。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资格的人作为见证人时,相关遗嘱可能无效。

以上是关于遗嘱如何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师红伟律师,擅长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