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犯罪与过失犯罪的主要区别
过失犯罪主要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认识因素方面。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例如在建筑工地上,工人疏忽大意未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结果脚手架坍塌造成人员伤亡。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比如司机已经知道车辆刹车存在一定问题,但轻信凭借自己的驾驶技术不会出事。
2. 意志因素方面。疏忽大意的过失中,行为人根本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谈不上对危害结果持何种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是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其之所以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过度高估了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自身能力或者客观有利条件等。
二、过失犯罪和主观犯罪的区别在于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你表述中的主观犯罪应指故意犯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观方面。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2. 处罚原则。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并且处罚相对故意犯罪较轻。故意犯罪一般处罚较重,很多严重的刑事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3. 犯罪类型。过失犯罪多集中在一些特定领域,如交通肇事罪等过失犯罪多涉及业务活动或日常生活中的不小心、疏忽等。故意犯罪涵盖的类型更广,包括杀人、抢劫等各类积极追求危害结果或者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的犯罪行为。
三、论过失犯罪和意外犯罪的区别
过失犯罪与意外犯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主观方面
1. 过失犯罪,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比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未注意路况变化导致交通事故。
2. 意外犯罪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例如,正常行驶的汽车被突然掉落的大树砸中,司机无法预见这种情况,这属于意外事件。
(二)法律责任
1. 过失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类型,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过处罚时会考虑过失的程度等因素从轻或减轻处罚。
2. 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行为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其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不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
以上是关于过失犯罪与过失犯罪的主要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