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
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这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基本文件,需要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信息。
2.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这些材料有助于证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合法的劳动雇佣关系。
3.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该材料是确定职工受伤情况以及是否患有职业病的重要依据,由医疗机构或相关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
此外,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交其他补充材料,如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等。这些材料的提交有助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准确认定工伤情况,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工伤认定以后多久做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之后,一般要等到伤情相对稳定后再做伤残鉴定。
具体来说,在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个时间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统一的规定,因为不同的伤情稳定所需的时间不同。
例如一些轻微工伤,可能在工伤认定后的一两个月就能进行伤残鉴定;而对于比较严重的工伤,像重伤导致肢体残缺或者重要器官受损,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进行伤残鉴定。这主要是为了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能够真实反映受伤职工的伤残程度,以便合理确定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等。
三、工伤认定以后多久申请赔偿
工伤认定之后,一般要等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就可以申请赔偿了。
(一)如果有缴纳工伤保险
1.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后,单位或职工本人可在15日内提出工伤赔偿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决定,情况复杂的可延长30日。
2. 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存在支付金额争议,一般会先协商,协商不成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规定处理。
(二)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
1. 同样在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职工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职工可在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赔偿。
2. 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单位拒不履行,职工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在工伤认定后,尽快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依据自身情况按相关程序申请赔偿。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