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让的效力如何确定
债务转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效力:(1)须有有效合同义务存在;(2)转让的合同具有可让与性;(3)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等条件。
,某村民委员会向该村村民胡某借款20000元,12月份,胡某买车急需用钱,遂向该村委会催要借款。因村委会暂无现金,便让胡某先向镇信用社贷款20000元,承诺贷款由村委会负责偿还。胡某贷款后,村委会与胡某签订了偿还贷款协议,将出具给胡某的借条收回。然而,贷款到期后,村委会却一直未向信用社偿还。信用社多次向胡某催要,胡某以与村委会有协议,该款应由村委会负责偿还为由拒付。
那么,没经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让时该债务转让是否有效?对于本案中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让是否为有效,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案中的债务人已经由胡某变成某村委会,且村委会与胡某签订了偿还贷款的协议,债务转让已成立,胡某已经不再承担偿还欠款的义务,信用社应以该村委会为被告,要求偿还欠款。第二种意见认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的转让,必经债权人的同意,该案中胡某与村委会的协议,只是私下的协议,并未通过信用社的同意,为无效的转让行为。
那么,没经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让时该债务转让是否有效?又该如何认定债权债务转让的效力?本案中胡某与某村委会签订的偿还贷款的协议,意味着胡某已经将合同义务全部转移给了第三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债务转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效力:(1)须有有效合同义务存在;(2)转让的合同具有可让与性;(3)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等条件。该案中的债权转移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偿还贷款的协议已生效,也并不代表发生了债务的转移,第三人也不是债务合同的当事人。
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务转让协议,在经过债权人统一的情况下方为有效,否则无效,因为债务人的履行能力、资信状况等与债务能否履行息息相关,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为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必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才能与第三人签订转让债务的协议。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胡某向原告信用社贷款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原告信用社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有理,应予支持;被告胡某未经信用社同意,私自转移还款义务的行为,违背了属无效民事行为,不予支持。据此,依法判决被告胡某承担偿还责任。
您可能咨询过多,毕竟周一,那我简要说下我的情况,我已经被起诉了,开庭时3.25,原告是海尔消费金融,批量起诉,被告一共有十个,我的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只是对方丧失了胜诉权,但是征信上挂着海尔的呆账,虽说我能胜诉,完全可以不用还钱,但是,呆账取消不了,必须还钱,本金34300,逾期1400天,开庭过程中,答辩以及双方辩论时,有没有可能调解成,本金分期,其余减免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