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嘱订立条件年龄
遗嘱订立对年龄有一定要求,主要区分不同的遗嘱形式及主体情况:
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求。通常需年满18周岁,或虽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因为遗嘱是对个人财产的重要处分行为,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能确保立遗嘱人清楚知晓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真实表达意愿。
二是年龄下限限制。不满8周岁以及8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不能订立遗嘱。他们心智尚未成熟或存在认知障碍,无法独立作出有效的遗嘱意思表示。
三是特殊年龄阶段的判断。对于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若要订立遗嘱,需判断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能否理解遗嘱内容及后果,若无法确认其具备相应能力,则所立遗嘱无效。总之,遗嘱订立需立遗嘱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二、遗嘱补助申请条件
遗嘱补助申请通常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身份条件。主要是依靠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在死者死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死者的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死者的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死者的子女未满18周岁等。
二是经济条件。申请遗嘱补助的人员,其家庭收入水平应低于当地规定的生活困难标准,生活确实存在困难。比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等。
三是证明材料完备。需要提供能够证明与死者关系的相关材料,如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等;还需提供证明自身经济状况的材料,如收入证明、财产证明等;另外,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可能需要提供劳动能力鉴定等相关证明。
不同地区对于遗嘱补助申请条件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应以当地相关政策规定为准。
三、遗嘱变更和撤销的条件
遗嘱变更和撤销需满足一定条件,具体如下:
- 遗嘱人具有遗嘱能力:遗嘱人在变更或撤销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遗嘱人在变更或撤销遗嘱时已丧失行为能力,那么该变更或撤销行为无效。例如,遗嘱人因患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辨认自己行为时作出的变更或撤销遗嘱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
- 意思表示真实:变更或撤销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愿,不存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形。若遗嘱人是在他人的欺骗或强迫下作出变更或撤销遗嘱的决定,该行为可被认定为无效。
- 遵循法定形式:遗嘱的变更和撤销一般应采用与设立遗嘱相同或更具证明力的形式。比如,自书遗嘱的变更或撤销,可重新订立自书遗嘱;公证遗嘱的变更或撤销,需再次通过公证程序办理。
- 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遗嘱的变更和撤销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否则,该变更或撤销行为将不被法律认可。
以上是关于遗嘱订立条件年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