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一方的死亡怎么分配遗产
夫妻一方死亡时,遗产分配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则。
首先,需明确遗产范围。夫妻共同财产中,应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才是被继承人的遗产。
其次,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另外,如果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分配应按照遗嘱执行。遗嘱可以指定特定的继承人或对遗产分配作出特别安排。
若存在胎儿,应当为其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总之,夫妻一方死亡后的遗产分配需依据具体情况,遵循法律规定妥善处理。

二、遗产继承有时效吗
遗产继承是有时效规定的,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继承开始的时间。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二是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因此,在涉及遗产继承时,应关注相关时效规定,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导致权益受损。
三、共同财产怎么认定遗产
在认定共同财产中的遗产时,需遵循一定规则。
一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大部分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当一方死亡时,需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一半才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例如,夫妻共有存款100万元,其中50万元归配偶,剩下50万元作为死者的遗产进行继承。
二是家庭共同财产。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积累的财产为家庭共同财产。在确定遗产时,应先析产,将被继承人在家庭共同财产中的份额分出,该份额才属于遗产。比如,家庭共同经营的生意资产,要先明确死者在其中的具体份额后,此份额作为遗产。
三是合伙财产。合伙人死亡时,需先按照合伙协议等确定死者在合伙财产中的份额,该份额属于遗产。
总之,认定共同财产中的遗产,关键在于准确区分共同财产中属于被继承人的份额,而后该份额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分配。
以上是关于夫妻一方的死亡怎么分配遗产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