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约主体的法律风险防范

近期更新2025.01.21 浏览4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合同的实现一般应该依靠于合同主体合法性的客观可行,以及合同当事人履约能力的配合。这是判断合同是否能够实现的标准。当然合同的履行对合同签订的双方是由一定的好处的,这也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的关键条件。下面,就跟随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合同履约主体的法律风险防范

1、审查履约主体的基本情况,如是企业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找律师去工商部门调取工商档案。

华律网

2、调查履约主体的履约能力及商业信誉。

3、进行合同公证律师见证

履约主体的风险有如下几种

1、履约主体虚假

这种企业一般是我们所讲的“皮包公司”、“皮包商”,这种企业不从事直接的货物买卖,

更不从事产品生产,企业资产很少或不实。他们往往租用高档写字楼,冒充海外机构的经理、董事长等等,以做大生意为诱饵,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收取大额订金后一走了之,或先支付小部分订金,收货后便从人间蒸发。

2、履约主体履约不能

有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就已经考虑到如果自己不能如约履行合同时的退路,他们一般的做法是让一个没有实力的子公司来签订合同,由自己实际履行。一旦发生违约导致巨额赔偿时他们则彻底放弃子公司,让子公司破产。对于他们来说由于早有准备损失肯定是小的,而对于对方来说,即使得到了赔偿,付出的精力、财力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3、履约主体不适格

法律对一些商业活动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小轿车的销售、建筑、医药等行业都要有一定的资质。如果合同标的涉及特殊行业,如果履约主体没有或超越经营范围,那么所签订的合同就可能归于无效,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为了判断合同履约主体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应该先判断履行主体的公司发展在那个阶段。以及藕节此公司的财务基础等内容。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来华律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何梦麟律师团队,擅长合同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