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什么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原则。即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比如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需包含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且约定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以确保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二)公平原则。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合理分配,不能显失公平。例如,用人单位不能在合同中设置不合理的高额违约金条款来限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情况。合同的各项条款需经双方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订立。
(四)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应如实告知对方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不得欺诈、隐瞒。比如劳动者应如实告知自身的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等,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
二、订立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这是明确合同双方主体身份的基础信息,确保合同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2. 劳动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存续时间。
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应具体明确,工作地点需清晰界定,避免后续因工作安排产生纠纷。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加班制度以及休息休假的权利,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5. 劳动报酬。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重要经济回报约定。
6. 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7.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8.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此外,双方还可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知情权有哪些
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享有一定的知情权。
对于劳动者而言,其知情权主要包括:
(一)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的权利,例如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这有助于劳动者明确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信息。
(二)知晓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的权利,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及工作的具体地理位置。
(三)知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情况的权利,这些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其知情权主要体现在:
(一)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如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等身份信息。
(二)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例如劳动者的学历、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等,以便判断劳动者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双方知情权的保障,有助于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以上是关于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什么原则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