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特征及归责的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主体的特殊性,涉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二是原因的专业性,多因医疗行为的不当或过错引起;三是损害后果的复杂性,可能包括身体损害、精神损害等多种形式。
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只有在存在过错时才承担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机构需证明自己已尽到合理的诊疗义务,否则应承担责任。例如,手术中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致患者受伤,医疗机构就需承担过错责任。
2. 过错推定原则: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如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等,法律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种原则加重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是谁?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通常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作为责任主体,因其对医疗行为负有管理、监督等职责。如果医疗机构在医疗管理等方面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也是责任主体之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若违反该义务给患者造成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有过错的医务人员追偿。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非法行医者、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或者医疗机构的非医务人员等实施医疗行为致患者损害的,也可能成为赔偿责任主体。他们因不具备合法的行医资格或行为超出其职责范围,应对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责任。
医疗事故和医疗事故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1. 性质不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属于民事纠纷范畴;而医疗事故罪是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犯罪行为,属于刑事犯罪。
2. 法律后果不同:对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对于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
3. 认定标准不同:医疗事故的认定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侧重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以及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则更注重医务人员的主观过错程度,即是否存在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特征及归责的原则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