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公开内容不服可以上诉吗

近期更新2025.01.17 浏览6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进步,社会的制度也越来越完善,那么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越来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才是根本。那么政府部门实行了信息公开制度,让人们更好的行使监督权,下面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关于对信息公开内容不服可以上诉吗?

对信息公开内容不服可以上诉吗?

答案是可以的,如果行政机关未公开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则当事人应根据《条例》规定规定进行救济,可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和政府信息主管部门举报,如未公开而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因此,在实务中,必须严格按照政府信息类别,正确选择获取途径、方式及申请对象,否则在会造成走弯路的不利后果。

华律网

相关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对当前涉及“三公”经费、环境保护等九项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文件指出,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带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在回应公众关切、有效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方面迈出新的步伐。新一届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对加强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专门作出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文件要求,当前要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

一、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推进审批过程和结果公开,着力做好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信息公开。

二是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三是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市县级政府要全面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退出信息。

四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重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重点整治工作、执法检查等信息公开。

五是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重点推进空气质量、水质环境、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的公开。

六是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推进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

七是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着力推进涉及教育、交通运输、农民负担、医疗、房地产市场、旅游市场等价格和收费监管信息的公开。

八是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着力推行征地信息查询制度,推进房屋征收决定、征收调查结果、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情况等信息的公开,实行阳光征收。

九是推进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

二、人大政协非信息公开行政机关

(一)申请的信息应当是“政府信息”

所谓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应当是行政机关记录或保存,申请人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向其他机关申请则不符合规定,如人大、法院、政协等就不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信息公开义务机关。

(二)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应当具备生产、生活、科研需要

政府信息的公开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主动公开的事项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作出了明确规定: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

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除主动公开之外的就是需要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要求申请人应当与所申请的信息具有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否则可能因不具备利害关系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三、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主要类型及注意事项。

当前实务中出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主要类型有:

1、被告未主动公开,原告诉请其公开之诉。

2、被告未提供政府信息,原告诉请其提供之诉。

3、被告逾期不予答复,原告诉请其依法答复之诉。

4、被告答复不合法,原告诉请撤销并要求依法答复之诉。

5、被告对原告申请作出不予公开决定,原告诉请撤销并要求公开之诉。

6、被告公开信息方式不适当,原告诉请其依法公开之诉。

华律网小编提醒大家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能够更好的便民,并且在这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的行使监督权,防止一些人滥用权力。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姚志明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