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内容有哪些

近期更新2022.12.18 浏览2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归结下来是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发生医疗事故的时候,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有哪些?在这里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解答。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内容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是医疗纠纷处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几乎在所有的医疗纠纷中,都会出现医疗事故鉴定的需要,取得一个好的医疗事故鉴定,对于胜诉的可能性就要增加很多,下面简单叙述一下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相关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一

鉴定专家组组长的确定:由于医疗事故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鉴定会程序进行。因此在每次召开医疗事故鉴定会时,应当首先确定专家鉴定组组长。按照我国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定程序要求,专家鉴定组组长由专家鉴定组成员推选产生,也可以由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专家中,具有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担任。鉴定会由鉴定组长主持进行。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内容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二

鉴定会的召开程序:在鉴定会召开前,首先,有医学会的工作人员,核实双方人员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收取材料等情况。之后,介绍本次鉴定会的专家组成员。最后,鉴定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在对方陈述的过程中,另一方不允许发言和反驳对方的叙述。双方的陈述都是单方的叙述,不存在类似法庭辩论的情况。因此,在鉴定会上,即便是对方叙述的经过与事实出入很大,甚至对方做虚假陈述的,也不要有过激的行为。等待专家组组长许可后,再行发言。

2、专家鉴定组成人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在双方当事人各自叙述完毕,补充说明后,专家组的成员会根据各自专业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各自的问题。在鉴定会上问及医疗机构的问题,多数集中在诊断、治疗、处置方式、用药的选择和适应症、禁忌症上。而问及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多数集中在既往病史、现病史、发病前情况、核实医疗机构救治的经过等方面。通常情况下,除非医疗纠纷事实十分明显,或者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患者已经死亡等情况外。医疗鉴定的专家还是比较负责的,往往都会在现场做体检。如果现场检查不能够得出结论的,会告知患者在近期内到相关的医疗机构做仪器辅助检查,并出具报告书。这些辅助检查也是“现场检查”的一部分。会归入到鉴定报告书中,作为鉴定依据。

3、双方当事人退场。在双方当事人完成上述程序后,会告知双方当事人退场,医学会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并告知领取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我需要建议患者及其家属的是,在退场时,不要再向鉴定专家喋喋不休的叙述情况;在退场的同时不要与医疗机构发生口角和冲突,既然大家想通过法制的途径解决问题的,就不要通过非理性的方式激化矛盾了。

希望通过上面的内容您能对医疗损害的相关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如果您对此还有困惑或者有别的法律问题,我们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海淀区王雪医疗律师团律师,擅长医疗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三十三条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三十七条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