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工伤申请时限

近期更新2025.01.05 浏览1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们都知道受工伤的劳动者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工伤赔偿,但他们有时却不太清楚工伤赔偿并不是随时申请就能得到,如果把握不好申请时限,工伤就可能会得不到赔偿,这时申请时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受工伤的劳动者该如何把握申请时限呢?下面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伤申请需把握时限

第一,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里明确工伤起算之日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而不是事故发生之日。因为事故伤害并非发生事故的必然结果,只有产生事故伤害后果,单位或个人才有必要提出工伤性质认定从而获得相应待遇。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8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参照该规定,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起算时间应以知道工伤事故伤害结果的时间为准。

第二,《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时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制度安排,是基于用人单位既然招用劳动者就负有承担及时申报的法定义务。如果用人单位试图逃脱责任和义务在法定期间未履行申报工伤认定的,所发生的合法费用由单位自行承担。那么,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否意味着工伤职工等申报主体必须在30日之后才可以提起申请呢 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用人单位明确拒绝为工伤职工申报工伤,无论是否在30日之内,工伤保险行政机关应当予以受理,并积极调查取证防止证据灭失。

如何把握工伤申请时限

第三,《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1款中的申请时限30日和第2款中的申请时限1年,不因特殊情况以及不可抗力而中止、中断,但有特殊原因的,用人单位申请时限经工伤保险行政机关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四,用人单位对于工伤职工申报时限延长的申请被批准后,如果因客观或主观原因放弃,工伤职工个人等申报主体的申报时限在没有法律明确的前提下并不能因此相应延迟。这是因为个人等申报主体的申报时限已经在单位未申报的基础上顺延了11个月,如果权利救济时限过多延长,则不利于证据的收集和保存以及工伤职工权利的及时保护。

以上就是对“如何把握工伤申请时限”问题的解答,倘若我们要想确实地拿到工伤赔偿,就要把握好其有效申请时间,为自己申请工伤赔偿提供更有利的保障,毕竟法律的保护才是最权威有效的。如果您遇到比较复杂难易解决的法律问题,我们华律网也会对您提供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祝辉良律师团队律师,擅长劳动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七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