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合同赔付双倍工资怎么赔付
未签订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有以下要点需明确:
(一)支付标准。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是劳动者当月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比如劳动者月工资5000元,用人单位需再额外支付5000元作为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二)支付期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最多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三)主张方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支付双倍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相关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及工作时间等事实,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没签合同赔偿双倍工资怎样赔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具体赔偿方式如下:
(一)计算双倍工资的期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即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的双倍工资。
(二)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按照劳动者对应月份的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三)支付方式。用人单位通常应在正常发放工资的周期内,将双倍工资差额部分支付给劳动者。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没签合同赔偿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计算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需明确以下要点:
(一)计算基数。通常以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为基数,一般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不包括加班工资。若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明确约定,按约定执行;未明确约定的,可参照集体合同或同岗位相同或相近工资确定。
(二)计算期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比如,劳动者2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一直未签合同,3月1日起就应支付双倍工资,直至签订合同前一日。
(三)支付方式。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方法为:双倍工资差额=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实际工资收入×1。需注意,支付双倍工资最多不超过11个月。
以上是关于没签合同赔付双倍工资怎么赔付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