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和解后还负刑事责任吗
故意伤害案件中,即便双方达成和解,犯罪嫌疑人仍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具有公权力主导的特性,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个人权益,也损害了社会公共秩序与法律权威。和解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就民事赔偿等方面达成的协议,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以及对被害人损失的弥补。
然而,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故意伤害案件,双方和解后,司法机关可能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危害后果等,作出不起诉决定或在量刑时从轻、减轻处罚。但若是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即便双方和解,司法机关仍会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不过和解协议在量刑时会作为从轻情节予以考量。总之,和解并不必然免除刑事责任。

二、故意伤害致人十级伤残怎么量刑
故意伤害致人十级伤残,在量刑时,首先要依据《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具体到十级伤残的案件,法官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刑罚。犯罪情节是重要考量因素,若犯罪手段恶劣、动机不良,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处以相对较重刑罚;若犯罪情节较轻,比如存在激情犯罪等情形,量刑可能相对从轻。
同时,犯罪人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情节,对量刑也有重大影响。若犯罪人积极赔偿,弥补被害人因伤害遭受的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法院在量刑时通常会酌情从轻处罚,甚至有可能适用缓刑;反之,若犯罪人拒不赔偿,态度恶劣,法院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总之,故意伤害致人十级伤残的量刑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全面衡量各种因素后依法作出公正判定。
三、未成年故意伤害会不会判三反伍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是否会被判处三到五年刑罚,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首先,要看未成年人的年龄。若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时,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其次,考量伤害后果。达到重伤程度,在符合相应年龄条件下,可能面临较为严重刑罚;若为轻伤,处罚相对较轻。
再者,分析犯罪情节。如是否存在自首、立功、坦白、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以及是否有累犯等从重处罚情节。
综合以上因素,若已满16周岁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且无减轻从轻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到五年刑罚;但如果存在上述从轻情节,则可能判处低于三年刑罚,甚至作出不起诉决定等。而14到16周岁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量刑也会结合具体情况在法定幅度内进行。
以上是关于故意伤害和解后还负刑事责任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