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行业几种商业诈骗术

近期更新2025.01.28 浏览1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在贸易行业中肯定存在着一定的诈骗术,这也是很多人在进行经营的时候需要了解的内容,才能减少被商业诈骗的可能,减少相应的损失。那么,这里说的贸易行业的商业诈骗有哪些手段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贸易行业几种商业诈骗术

1、远期支票买单放货,这样的购买商人,收到你的货物后,给你一个15天或20天的远期支票,银行会在15天或20天后兑付现金,但是这类商人会在收货后,立刻宣布公司破产,逃之夭夭,给供货方造成经济损失。

2、信用证附件软条款约束,这样的购买商人,会给你一个即期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但是在信用证里会规定货物到港后检验无误,签署银行单据,等等条款,这些条款看上去似乎顺里成章,但是货物到港后,迟迟不检验,或提出异议,这样使供货方不得不降价处理,造成损失。

3、付部分货款,收货后付款,这样的购买商人,会给你一个20%或30%的预付现金,货物到港后放入库房,然后分期付款,但是在支付全额款项的40%或50%后,这样的商人会携货潜逃或低价处理货物后逃离,给供货方造成损失。

4、合股办理公司和提供诱人工作,这样的商人骗子,通常给你一个利益上的诱惑,你在国内拿出几万人民币,他会给你办好绿卡,等等谎言,但是实际上,你手上拿到的只是一张旅游签证,价值仅为100--200多美元,有效期为30天,骗子通常会告诉你这是长期签证,你入境后才发现事实,不过你已经找不到骗子。

贸易行业几种商业诈骗术

相关知识:商业欺诈的主要特征

1、欺骗性强

商业欺诈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欺骗性很强。商业欺诈的主体一般都是经过注册的公司法人,经营形式上合法的业务,甚至还办理了工商执照、税务登记、司法公证等。由于欺诈者披着合法的外衣,因此欺骗性较强,致使很多人受骗。

2、危害性大

商业欺诈往往在骗局即将败露或达到预定欺诈目标的临界点时,诈骗者便会携款逃之夭夭。因此,受骗的损失很难通过司法途径得到补偿,严重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引发了很多群体性事件,社会影响恶劣。因此,商业欺诈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正常配置,导致市场信号失灵,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社会交易成本上升,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中国每年因制假售假等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了关于贸易行业中的一些商业诈骗手段,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就需要做好相关的了解,才能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对于商业欺诈的主要特征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大家可以做个了解。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华律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盈科王雨昕律师团队,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