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近期更新2025.01.30 浏览4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针对这一问题,今天华律网小编就来谈谈,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华律网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2、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

3、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

4、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

5、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6、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重视教学基础建设,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有更多问题咨询华律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平台律师团队,擅长求学教育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