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处罚
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从民事方面处罚来看,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且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例如,侵权人冒用他人姓名从事商业活动,导致被侵权人名誉受损或遭受经济损失的,侵权人需对这些损害进行赔偿。
在行政方面,如果盗用、冒用姓名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比如,在某些行政登记事务中冒用他人姓名进行虚假登记,行政机关有权对冒用者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如果盗用、冒用姓名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会受到刑事处罚。例如,冒用他人姓名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按照诈骗罪等相关罪名进行定罪量刑。
二、盗用公章罪是怎么判
关于对于实施盗窃罪行且尚未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者来说,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给予较轻或更轻程度的刑事惩罚。
在涉及到重大金额或者严重情节的情况下,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
当盗窃行为使得受害者失去对其财产的掌控权,或者行为人成功地控制了所盗取的财物时,都可以视为盗窃罪行已经达到了既遂的状态。
三、盗用公章罪立案标准
盗用公章可能涉及多种犯罪情况,以下是相关立案标准:
(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如果公章属于国家机关公章)
1. 只要实施了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2.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自己无权制作、变更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而故意为之。
(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如果公章属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1.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即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这里的伪造是指没有制作权限的人,冒用名义,非法制作上述单位的印章。
2. 本罪为行为犯,只要实施了伪造行为就可立案,并不要求造成特定的危害后果。
以上是关于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处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