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8月,全国因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造成的严重危害,警示并教育潜在的违规驾驶人员,最高法院今天(8日)就醉酒驾车犯罪的有关问题统一法律适用,记者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高*君。
高*君庭长表示,一段时间以来,醉酒驾车犯罪频发,而各地对此类犯罪的定罪量刑有一定差异,今后审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应该适用统一标准。
高*君:处理这类案件的原则就是:行为人醉酒后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原则上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高*君进一步解释,司法实践中要严格区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
高*君: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主观上是不是处于放任状态,对于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主观上放任的,那么应该说是间接故意犯罪,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告人如果仅仅是醉酒之后驾车,肇事之后马上就停止了,没有继续进行冲撞,他在主观上应该判定是过失状态。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最高刑期是7年有期徒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刑是死刑。高*君认为,对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犯罪进行比较重的刑罚,才能有效打击、预防、遏制醉酒驾车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你好!我想问一下原告和公司有合同,收对方工程保证金时我替公司给他写了收条,并署名了公司名称和出具了公司证明,并且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告完全颠倒黑白,而且合同也不拿出来,他这是不是虚假诉讼?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