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关于印发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食药监办食监三〔2014〕55号)规定是否有有权解释?

2018.01.1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劳动纠纷
如何理解《关于印发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食药监办食监三〔2014〕55号)规定,“原则上被抽样品应在5日(指工作日,下同)内送至承检机构,对保质期短的食品应及时送至承检机构”,“原则上”能否有例外,可否5日以上,是否有有权解释?
报告编号:No.20180113*****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指系统和持续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等相关数据信息,并应用医学、卫生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政府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与一般的执法监督抽检相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目的主要为风险评估、标准制定及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的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不直接用于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监测的内容既包括标准内的项目,也包括未纳入标准的潜在污染物。二是要求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随机采样。三是要使用最灵敏的方法,结果要出具具体数值。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主要对以下三类内容进行监测:
    (1)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具有暴发性、散发性、地区性和季节性特征,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
    (2)食品污染。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等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等对食品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
    (3)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包括食品污染物。、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
    2020.11.29 20:50 · IP属地:四川
  • 您好,我是华律网东城区地区值班答疑律师,擅长劳动纠纷类法律专业,若问题紧急,可直接向我电话咨询。(咨询请说明来自华律网)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99%问题解决率 · 1对1深度沟通
如何理解《关于印发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试行)... 问题相似?推荐使用下方服务
专业律师在线解答
严选律师快速响应
马上提问
您好,若您的问题未解决,可直接提问,平台严选专业律师为您实时在线解答。
6分钟前 西藏-山南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5分钟前 天津-和平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四川-达州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4分钟前 湖南-常德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天津-滨海新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北京-丰台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重庆-城口县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 海南-文昌市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天津-武清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河南-三门峡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7576位律师在线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