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责任。即由原告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 才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 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是说 医疗损害责任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 即由原告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 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诊疗行为专业性很强 患者可能并不了解相关医学知识 令其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行为过程中 主观上是否有过错 难度很大 为此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三种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 患者只要能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具有任何一种情形 即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具有过错。三种情形是: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需要说明的是 根据这三种情形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时 医疗机构有权提出反证 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者该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侵权责任法》规定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 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 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 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 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这一义务 造成患者损害的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也规定了例外情形:“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 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 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 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1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侵权责任法》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无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 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 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 依照其规定。”扩展资料《侵权责任法》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造成患者损害的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相应的诊疗义务”主要是指诊疗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诊疗规范的有关要求。此外 医务人员还有通过谨慎的作为或者不作为避免患者受到损害的义务。判断是否尽到诊疗义务应当以诊疗行为发生时的诊疗水平为参照。《侵权责任法》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 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 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 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 医疗机构赔偿后 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侵权责任法》规定:“患者有损害 因下列情形之一的 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2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在上述情形中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 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