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不含离职当月吗
经济补偿金不含离职当月,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中所写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应当是指劳动者已经领取的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当月工资已发那么应当计入12个月中,如果当月工资还未发放则不应也无法在计算中计入。比如劳动者在某月的月初离职,那么显然当月工资是无法计算进去的。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风险提醒】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法律的相关工资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诉讼的案件屡见不鲜。问题频发,面临的就是取证难、费时间、索要难、执行难,最终承受结果的还是劳动者本人。这时候需要一份有效法律解决方案,帮助你快速的理清纠纷点,找到相关合法证据一击制胜。
【专家建议】遇到劳动工资相关的问题与单位无法协商,须尽快找专业的劳动纠纷律师协助你:
1、帮助劳动者准确且全面地提出权益诉求
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的诉求经常会有很多。而诸多权益诉求对应的都是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劳动者所提出的诉求事项并不准确,或者发送遗漏,则很有可能无法获得劳动仲裁或者法院的支持。
2、帮助劳动者形成正确的权益维护方案
不是说有诉求就可以直接照着诉求启动权益维护了,那样的话很可能导致耗时、耗力,但收效甚微的后果。一种维权方案的有效形成对于劳动者的维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将劳动者从案件办理中解脱出来
对于一个需要继续工作,养家糊口的劳动者而言,其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劳动仲裁或者诉讼事务。找一个专业劳动案件的诉讼律师,省时省力。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